培养二流的支持梯队

原作发表于2007年3月23日

一流人物的作品并非全部是一流的,甚至其中的很多部分极为一般,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二流作品。反过来说,这些二流作品的存在,不仅不影响一流人物成为一流人物,而且甚至可以说,如果没有这些二流作品的存在,一流人物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一流人物反而大可怀疑。而另一方面,即使是盖棺论定的无名之辈,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,也可能会有非常一流的想法或创意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而不能成为一流的人物,主要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没有产生一流的想法或创意,而主要地,我以为正是没有一大批二流作品的支撑。这实在是个很有趣的想法,但是却屡试不爽。

人非完人!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,成名和过气都若过眼烟云。究竟怎样能够保持自己的生命和荣誉的活力长久不衰?答案只能是不断地挑战自己,创造出一些什么,并力求完美。当然,这个过程中间不能不有大量二流的作品成形,甚至有些都不好意思承认出自己手:造化弄人,教人心有余而艺不足。但长此以往,必然会有一流的闪光点问世,那个时候,一流的就已经不再是想法或创意,而是实实在在的作品了。而在二流作品向一流晋级的磨练中,斗士们培养了品位,增强了斗志,掌握了方法,擦亮了眼睛,终于习惯于一种一流的境界,这就是我所谓的人的改造。

欣赏别人的作品,是个差不多的过程,但顺序恰好相反。我们一般都是接触到一流人物的一流作品,逐渐感到不能罢手,然后才去拣选他们二流作品来品味咀嚼,逐渐地发现这些二流作品里有好多那一流作品的影子和痕迹。如果再加研究,就可以摸索到一流人物如何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改造了自己,把作品中的艰涩的部分变得圆润、拗口的部分变得通达、繁复的部分变得简赅,成长为羽翼丰满的大家。每当这个时候来临,我都能体会到非常切实的感动,因为我太能理解这决非易事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勇气来改造自己的哪怕最微小的部分的。人人都想成为一流,并永远一流。然而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二流作品,视之为通向一流之巅的必要支持阶梯,并对自己改造不缀,乃是人和人之间天壤之别的最主要来源。相对于英伦谚语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而言,我倒是觉得“二流是一流之母”不仅有一时的激励意义,更具有长久的操作性。

最后更新于